周二,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A股市场一改近一个月的持续阴跌走势,走出了探底回升的两连阳,市场初露走稳意味。三中全会将给A股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将引领未来数年发展
海通证券认为,之前市场已对与资本市场关系比较密切的价格、土地、财税、金融、行政和户籍等方面的改革有了预期。此次公报只是纲领性的文件,细节没有明确,留下了很大的空间需要未来去细化。
中信建投认为,公报涉及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包括财政、生态文明、宏观调控、民主法治等,将是未来数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纲领。
改革还需要看后续具体措施的实施,其中,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这个小组的成立意味着会有一些改革措施出台,三中全会只是开始。
投资者需要关注未来几个月内可能密集出台的具体措施,这将使得改革路线图更加明晰,对相关行业的影响也会更为具体。
公报内容有三大亮点
对于公报中的亮点,国泰君安分析,首先,公报提出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表示,暗示了政府未来将对大宗商品、资金等生产要素上进行更加彻底的市场化改革,包括结束煤炭、电力价格的双轨制,继续有力推进利率市场化。结合公报中关于“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论述,预计推进中的改革将在打破国企在电信、金融等领域的行业垄断,允许民营资本进入方面有更加实质的进展。
其次,公报提出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为历届三中全会公报所罕见,显示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结合的新阶段,我国的社会管理职能将发生转变,有助于社会全要素生产效率的提高。
第三,公报中提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短期来看,将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出现大繁荣的格局;长远来看,将使我国传媒文化事业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和运行空间。
五大行业成未来发展方向
中信证券分析师指出,从三中全会公报中可以看出未来五大行业发展亮点:一是文化产业领域,三中全会对其描述的篇幅较多,为了提升国家软实力,文化产业也值得大发展;二是生态产业将得到重视和发展,因此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开发的一些产业值得重点关注;三是从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这个举措可以判断,军工产业也会有一定的发展前景;最后从提升人口素质以及加强社会保障的角度来看,教育产业和医疗产业也将是未来重点发展的领域。
此外,中信证券分析师预期,随着通胀上升以及房价上涨,目前略微偏紧的货币政策将维持一段时间,流动性偏紧的态势将延续到明年年中。银行业未来将进一步向民间资本开放,包括民间资本设立银行,以及参股国有银行等,未来5至10年国有银行和非国有银行的市场地位将有所调整,后者的份额将有所提升。
至于房地产行业,中信证券分析师称,该行业未来将回归正常发展的态势,其正常的融资渠道将不受太大影响,但非正规渠道可能会受到重点规范,另外调控政策上,会偏向于由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政策。
中信证券:
关注点
一 、八个提法有新的含义
1.五位一体,五个方面暗示改革会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各方面相互配合
2.资源配置进一步强调政府和市场关系,强调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3.所有制角度:国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并列,对过去十年”国进民退”进行修正
4.清除市场壁垒,隐含打破垄断管制,开放垄断领域
5.财税体制方面,预算透明,结构性减税减轻企业负担,增加新的税种保持稳定状态
6.农村土地:赋予农民更多土地权利,同地同权
7.以开放促改革:体现开放对改革作用
8.全面深化改革的小组前所未有
二、五个亮点行业
1.文化行业:大篇幅提及,国家软实力,值得关注
2.生态行业:环境保护等推进产业大幅发展
3.军工行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应对国际环境重大变化
4.教育行业:提到综合改革,私费教育职业教育等的综合发展
5.医疗行业:从社会保障角度来看值得重点关注
中信证券研究员毛长青分析:
总体符合预期,有一些方面超预期,有一些方面有差距改革范围比预期大,涉及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决心也比预期要大,整个公告是在表对未来十年的决心对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划分非常明确。但有很大突破涉及到的领域比预期少。
三中全会确立的目标方向,改革持续时间会比较长,对市场方向的影响:市场逻辑正在发生变化,改革预期对市场支撑作用逐渐减弱,三中全会公告后因为应该对市场有短期支撑。因为经济基本面能否企稳,是否具有上升通道,流动性等问题都会受到市场关注,判断长期会回到弱平衡状态。(以上内容通过电话会议整理,仅供参考)
中金公司解读三中全会观点汇总: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松:财税体制改革方向性清楚,税制改革值得期待,第一,营业税改增值税。营改增试点在地区和范围上有望扩大。这个方面改革力度超过市场预期。房产税试点范围扩大,力度比上海重庆大一些,未来包括杭州、深圳、青岛、南京,分别对待,房产税试点逐步推进,是改革一个重要方面。
消费税。现有消费税,中央征收改为地方税种,不是全面征收新的税种 ,而是给提放政府提供更多财权,消费税和增值税同一性质,是一个流转税,消费税再消费环节征收,增值税生产环节征收。随着地方税收来源增加,有望改变地方争睹改变追求投资、生产规模的做法。这个方面会有一个大的改变。
事权和财权的配合,专项性转移支付改变为一般性转移支付。促进地方政府的执政目标和民生结合起来, 这次不仅仅支出结构的变化,对于目前扭曲机制有帮助。要素价格改革实际上是资源税改革,从量改为从价征税,资源税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 财税改革是这次改革的一个重头戏,这个和市场预期的一致。
现在的利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利率受管制,被压制;另外一部分不受管制,受市场供求影响。现实利率水平在两者之间。未来平均利率水平反应经济基本面,未来利率水平会有结构性的变化,一个表现就是受管制利率上升。未来利率水平将受经济增长,通胀,金融风险,房地产的影响,明年利率水平不会明显下降。
上海自由贸易区是对外开放重要一个试验地,央行对资本市场账户开放表现的非常积极,到2015年资本账户开放的一个大的进展。
中信证券解读三中全会观点汇总:
三中全会公报“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提法前所未有,显示经济转型将升级,政府在某些方面的职能将发生转变。
关于土地制度方面的表述显示未来房地产将会被当做一个正常的行业,经济将不再过度依赖房地产行业,房地产相关的融资渠道将会逐步恢复,中央政府层面的调控会尽量避免,而改由地方政府自行调整。
公报显示城镇化将超预期,二胎政策、国企改革不及预期。
结合三中全会对未来改革方向的描述,以及各产业在会上被提及的频率,中信证券宏观策略组表示,看好未来国内五大行业的发展,包括文化产业、生态产业、军工产业、教育产业和医疗养老产业。三中全会利好成长+消费板块,短期看好农业板块,长期看好文化传媒板块。
兴业证券解读三中全会观点汇总:
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公报“要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的表述意味着未来自贸区会数量增加,粤港澳贸易区等有望在后面推出;同时,他认为,金融改革仍是核心,尤其融资租赁机会较大。
兴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涵:公报显示大的方向变化不大,国企改革会低于预期。三中全会公报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提法仍然动了部分人的利益。
兴业证券电话会议表示:大的方向,不温不火,经济弹性偏弱,目前最需等待土地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
民生证券解读三中全会观点汇总:
原中央首长秘书时红秀: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城市农村应该同地同权,集体建设用地可能有进一步入市的部署。 文化产业发展有一个提法,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对于政府,讲的是文化体制改革;对于市场,讲的是文化生产经营体制。 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区,说明改革的剩余空间已经不大,要继续改革,就要重新调整利益格局,但市场在期待方面需要耐心。政治体制改革有一个地方值得关注,即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正式写入文;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区,说明改革的剩余空间已经不大,要继续改革,就要重新调整利益格局,但市场在期待方面需要耐心;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对于政府,讲的是文化体制改革;对于市场,讲的是文化生产经营体制。
三中全会解读之一:从强调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到强调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三中全会解读之二:司法系统有可能变为垂直管理。---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三中全会解读之三:成立改革总体设计的领导机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
三中全会解读之四:建议和讨论已久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成立。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国家安全的战略思路逐步显现---全会公报指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三中全会解读之五: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第一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中全会解读之六:重申所有制和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中全会解读之七:军队建设将有重大变化,军事体制或做调整,军工产业值得关注。---要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推进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三中全会解读之八:财税体制将会作出重大调整,上收财权事权是改革方向,预算民主或有突破。---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三中全会解读之九:土地制度有重大变化,土地流转加快推进,同地同权。---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 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三中全会解读之十:反腐会延续,十分必要。客观上将继续打击公款消费。---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
三中全会解读之十一:国企的定位未变,国企改革料只在机制层面而非体制层面改革。---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三中全会解读之十二:全会公报不会方方面面都提到,没有提及的方面,应该会在决议里面有所体现。例如,金融改革,生育政策调整等等。
中信建投解读三中全会观点汇总:
主讲人:宏观分析师,王洋(微博);策略分析师,安慰;地产分析师,苏雪晶;消费分析师,黄付生。
以往数界的三中全会印象很深刻,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国企改革以及WTO都是在那届上定了制度、奠定了基础。十六届三中全会也是喊出了很多理想的口号,但是现在来看有很多倒推,例如国企改革。所以很多人对十八界三种全会有很高的期望。宏观分析师,王洋专门为此做了一篇文章——《路在脚下》,首先请王洋博士对本次会议进行解读。
王洋:大家晚上好,我是中信建投宏观分析师王洋,改革目前已经转到了方方面面,所以这次会议万众瞩目,大家都来关注他,刚才大家也看到了公告,与之前大家的预期有差异,因为我们看到之前一些不同寻常的迹象,之前舆论的造势已经很热烈,包括方案和政策的讨论。但实际上这几天开会,会议都是比较安静,没有什么突然的消息,那么我们可以看到这次三种全会的改革讨论有一个很大的协调上的困难,可能预示着会议有一定难度。从内容上来看,成果还是有限的,与市场预期有差异,我之前写过一个报告,路在脚下,改革的红利释放需要走出来,而不是说出来。
经常看到媒体说到,很多智囊来决定中国未来的走向,个人认为不是这样。对国内利益的调整其实还是有很多分歧,本次的会议涉及了方方面面,财政改革、生态文明、宏观调控、军队建设、民主法治,也就是说这次会议引领未来十年,而不是经济方面取得一个改革方面,对经济改革的力度上大家可能有些失望。其中,一个是改革可能会采取市场化的方式,大家想的最多的是政府让利,国有企业是不是要改革,但是我们从公告上来看,有些地方还是比较含糊,没有方向。其中,公有制经济,在十八大的时候就已经谈到过,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公有制经济,巩固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未来,国企私有化的问题可能跟这次的会议主基调不是很温和,另外一个地方就是,现在的表述也很含糊,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更好的发挥作用,但也提到了政府的主导地位,所以看到政府的地位更高一些。所以这些与大家的预期有些距离。再者,中央与地方的问题,地方政府需要让利,地方债务的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但是这次会议之前没有对于地方政府的定位有很好的诠释。这次改革这些问题在没有很好的处理之前,没有具体的方案,所以推迟了。
我们未来市场的空间可以看到证券市场跌的比较厉害,融资平台的搭建可能会让乱市场正常的资金流向,未来还是需要让市场主导相对好些。从这次会议上?们可以看到,政府的决策以及地方政府的问题还是存在一个中庸的方案。当然了,这个问题之前也提到,改革可以扩大高度上,留给经济发展空间应该大一些。跟当时的江泽民、胡耀邦改革的时代还不一样,对于改革的高度比较有限,对于现在改革的难度,深水区、利益等原因都是制约改革力度的可能性。实际上改革红利的增长速度放缓。同时,公告中提到的公平效率其实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公平和效率本来就是一种矛盾,有些地区的贫困差距依然存在,有些部门的权力使用以及资源分配也是存在一定问题。动哪些方面的利益、怎么动也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我们提出来改革不能过多的依赖政府主导,更应该注重市场的作用,但目前的改革并不是如预期来的那么快。
我刚才说了那么多,大家有些偏悲观,但是还是要从客观的角度来看,不能主观的把这次改革想的过于完美。这次改革的领导小组成立,负责对未来的改革具体改革方案出一些持续的方案,所以从这次会议上也能看出来,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所以我们认为改革来日方长。谢谢大家!
国泰君安解读三中全会观点汇总:
市场化预期增强,改革亮点突出:
①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化改革的整体方向超出预期。
②提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超出此前“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调法治中国建设。
③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
④强调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文化、教育、医疗改革亮点突出。
⑤土地改革方向明确,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
⑥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贸区建设。
⑦国企改革增强,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